联系人:梁先生
手机: 13731222315
电话: 13731222315
邮箱: 304738585@qq.com
地址: 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
检查井施工案例
一、项目背景
二、模具选型与准备
(一)模具选型
(二)材料准备
- 钢材:采购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钢材用于模具制作,确保模具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。
- 混凝土:采用强度等级为 C30 的商品混凝土,其具有良好的和易性、流动性和耐久性,能满足检查井的浇筑需求。
- 钢筋:根据设计配筋要求,准备不同规格的钢筋,用于增强检查井的结构强度。
(三)模具加工与检验
- 加工:委托专业的模具加工厂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模具加工。加工过程中,严格控制下料、成型、焊接等关键工序的质量。例如,使用数控切割机进行钢材下料,确保尺寸精度误差控制在极小范围内;焊接时,选用合适的焊接工艺和焊接材料,保证焊缝牢固、平整,无虚焊、漏焊等缺陷。
- 检验:模具加工完成后,进行全面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质量检验。使用专业测量工具对模具的直径、高度、壁厚等关键尺寸进行测量,与设计图纸进行比对,确保尺寸偏差符合标准要求。同时,仔细检查模具表面,确保无焊渣、毛刺、裂缝等影响使用的缺陷。对于检验不合格的模具,及时进行修复或重新加工。
三、施工过程
(一)基础施工
- 测量放线:根据设计图纸,使用全站仪等测量仪器准确确定检查井的位置,并在地面上做好标记。
- 基底处理:对检查井基础部位的土体进行夯实处理,使其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。对于土质较差的区域,采用换填砂石等方法进行地基加固。
- 垫层浇筑:在夯实后的基底上浇筑一层厚度为 100mm 的 C15 混凝土垫层,垫层表面应平整,高程误差控制在规定范围内,为后续模具安装提供良好的基础。
(二)模具安装
- 模具清理与润滑:在安装模具前,将模具内外表面的杂物、铁锈等清理干净,并均匀涂抹一层脱模剂,以方便后续脱模。
- 模具吊装就位:使用 16t 汽车吊将预制好的钢模具吊运至基础上方,缓慢下放。在模具下放过程中,安排专人指挥,确保模具位置准确,与测量放线标记重合。同时,使用水平仪等工具对模具的垂直度进行调整,保证模具垂直安装。
- 模具固定:模具就位后,通过在模具周边设置支撑和拉结措施,将模具牢固固定,防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位移、变形等情况。支撑和拉结材料可选用钢管、方木等,确保固定牢固可靠。
(三)钢筋绑扎与安装
- 钢筋加工:按照设计要求,在钢筋加工场对钢筋进行弯曲、截断等加工处理。加工好的钢筋应分类存放,并做好标识。
- 钢筋绑扎:在模具内进行钢筋绑扎作业。根据设计配筋图,先绑扎检查井的竖向钢筋,再绑扎水平钢筋,确保钢筋的间距、位置准确,绑扎牢固。钢筋的交叉点应采用铁丝扎牢,必要时可采用点焊加固。
- 保护层设置:为保证钢筋有足够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,在钢筋外侧设置混凝土垫块,垫块间距不宜过大,确保钢筋在浇筑过程中位置稳定,不与模具直接接触。
(四)混凝土浇筑
- 混凝土运输: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将 C30 商品混凝土从搅拌站运输至施工现场。在运输过程中,保持搅拌筒缓慢转动,防止混凝土离析。
- 混凝土浇筑: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,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 300 - 500mm 左右。使用插入式振动棒对混凝土进行振捣,振捣过程中,振动棒应快插慢拔,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,无气泡、空洞等缺陷。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不再出现气泡、泛浆为准。
- 表面处理:混凝土浇筑至设计标高后,对检查井表面进行抹面处理,使其表面平整、光滑。抹面时,先用木抹子进行初步抹平,待混凝土稍干后,再用铁抹子进行二次抹光,确保表面质量符合要求。
(五)脱模与养护
- 脱模: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,根据气温和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,合理确定脱模时间。一般情况下,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0% 左右时,即可进行脱模。脱模时,先拆除模具的支撑和拉结装置,然后按照先内模后外模的顺序,小心地将模具拆除。拆除过程中,注意避免对检查井造成损伤。
- 养护:脱模后的检查井采用洒水养护的方法,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。养护时间不少于 7 天,确保混凝土强度正常增长,提高检查井的耐久性。
(六)管道连接与井周回填
- 管道连接:在检查井达到一定强度后,进行管道与检查井的连接作业。根据设计要求,采用柔性接口连接方式,确保管道与检查井之间密封良好,不漏水。连接时,先将管道插入检查井预留的接口内,然后安装密封橡胶圈,并使用专用工具进行紧固。
- 井周回填:管道连接完成后,进行井周回填作业。回填材料选用符合要求的砂性土或石灰土,回填过程中,采用分层回填、分层夯实的方法,每层回填厚度控制在 200 - 300mm 左右。使用小型夯实机械对回填土进行夯实,确保回填土的压实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。回填过程中,注意保护检查井和管道,避免受到损伤。
四、施工效果
(一)质量方面
- 检查井的尺寸精度控制良好,直径、高度、壁厚等关键尺寸偏差均在允许范围内,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。
- 混凝土外观质量优良,表面平整光滑,无蜂窝、麻面、裂缝等缺陷。经检测,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,结构强度可靠。
- 钢筋布置符合设计要求,钢筋的锚固长度、间距等均满足规范规定,有效增强了检查井的结构稳定性。
- 管道与检查井的连接密封性能良好,经过闭水试验检测,无渗漏水现象,确保了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。
(二)工期方面
(三)成本方面
五、经验总结与展望
(一)经验总结
- 模具选型和加工质量是保证检查井质量的关键环节,应选择信誉良好、技术实力强的模具供应商,并加强对模具加工过程的监督与检验。
- 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放线、基础处理、钢筋绑扎、混凝土浇筑等工序应严格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操作,加强质量控制,确保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。
-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,充分考虑各工序之间的衔接和配合,可有效缩短施工周期,提高施工效率。
-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技术交底,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质量意识,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。
(二)展望
- 研发更加节能环保的模具材料和生产工艺,降低模具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和环境污染。
- 结合智能化技术,实现模具生产、施工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测,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,减少人为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。
- 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和使用需求,开发多样化的检查井模具产品,提高检查井的适用性和可靠性。
- 上一篇:电信井模具施工案例
- 下一篇:没有了
-
2025-02-11检查井模具行业重大技术突破,革新生产模式